消防泵檢修方案

1.設備現狀及檢修內容說明;
在日常試運時,端瓦機械密封漏水。為了保證消防水泵的正常運行,申請對該泵進行檢修。
檢修主要內容:
(1)對泵進行解體大修。
(2)檢查緊固各地腳螺栓,檢查進出口管線支撐情況,檢查、消除管道應力。
(3)檢查軸承潤滑及磨損情況,更換軸承。
(4)更換機械密封。
(5)檢查測量平衡盤、級間隔板、及葉輪口環磨損情況與配合間隙,進行修復或更換。
(6)轉子做動平衡。
2.編制說明;
為確保5#消防泵檢修的安全和檢修質量,特編制本方案。
設備型號: XB15/180-PD 排 量:180L/S 轉 數:1800rpm 進口徑:300mm 出口徑:300mm 額定出水壓力:1·6 Mpa 重量:5000Kg 生產日期:2001年5月
生產廠家:上海浦東特種消防裝備廠
3.編制依據;
3.1 廠家提供的泵使用說明書 。
4、檢修前的資料準備
3.2 《XB15/180系列消防泵安裝使用說明書》
4.1 技術準備;
4.1.1 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學習有關圖紙、規范、技術和施工方案,明確工程量和質量技術要求,準備原始資料表格。
4.1.2 施工前應具備下列技術資料;
a 機器與設備總裝配圖、主要部件圖、易損零件圖及安裝使用說明書等。
b 有關的檢修規范及檢修技術要求或方案。
4.2 檢修現場應具備的條件:
4.2.1泵檢修場地無堆放物。
4.2.2 檢修吊車、叉車應落實到位
4.3 明確作業內容,開具作業票據
4.3.1確認作業內容,確認檢修施工作業票已經按要求下達并有效;嚴格按照檢修程序與步驟進行工作安排。
4.3.2勞保穿戴
檢查防護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護屏等,應符合安全規定。
4.4 熟悉作業現場,進行風險辨識
3.4.1了解設備停下來之前的運行狀況,檢修人員應在機組停運之前了解振動、溫度等情況,異常反映在哪個測點?根據上面了解的內容,有針對性的進行維修工作。
3.4.2 應確定吊裝方法。
3.4.3風險辨識
作業負責人應聯系作業票的內容和現場的實際情況認真的進行風險辨識
4.5 落實現場安全措施,并檢查確認
結合作業票上面的內容,柴油機啟動電瓶拆除。進出口閥及附屬管線是否關閉嚴密,有無內漏現象,泵內是否有余壓;是否存在交叉作業。
4.6 零配件的準備
根據檢修的內容,落實檢修所需的零配件,如:軸承、軸套、機械密封等。
4.7 文明施工要求
強調拆卸零部件或裝配時,不得亂打、亂撬,要正確使用專用工具;拆卸下來的零部件要放在墊板上或用油盆裝好,油污要妥善回收,做到“三不見天”、“三不落地”,做到文明施工。
4.8 施工組織
檢修項目負責人;
技術負責人:
吊裝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施工人員:
5.主要施工機器具、主要材料
序號 名 稱 規 格 單位 數量
1 行吊 10T 臺 1
2 叉車 5T 輛 1
3 重型套筒扳手 公制 套 1
4 梅花扳手 公制 套 1
5 敲擊呆扳手 36、41、46mm 套 1
6 敲擊梅花扳手 36、41、46mm 把 2
7 10件套內六角扳手 公制 套 1
8 活扳手 10″、12″、18″ 把 各2
9 管鉗 200mm、1000mm 把 各1
10 撬棍 1.2M、0.6M 根 各1
12 錘子 12磅、2磅 把 各1
13 鐵柄起 300mm 把 2
14 銅棒 5kg 根 1
15 磁力百分表 整套 1
16 游標卡尺 125mm、300mm 把 各1
17 深度游標卡尺 300mm 把 1
18 塞尺 100mm 把 1
19 抹布 公斤 10
20 砂紙 0#、1#、金相 張 各10
21 膠 704 支 5
22 煤油 公斤 20
6、檢修作業步驟、內容、方法和技術要求
6 .1檢修前的準備:
6.1.1 掌握泵的運行情況,并備齊必要的圖紙和資料。
6.1.2 備齊檢修工機具、量具、備件及材料。
6.1.3 組織檢修安全風險評估,落實檢修過程安全防范措施。
6.1.4 確認柴油機啟動電瓶拆除,泵內介質已泄壓,達到設備安全檢修條件。
6.2 拆卸
6.2.1 關閉與泵相關進出水管線閥門,冷卻水線閥門。
6.2.2 拆除聯軸器護罩及過橋,測量泵與柴油機轉子對中數據,做好記錄。
6.2.3 拆除泵進出口法蘭螺栓及地板聯接螺栓,拆吊整泵至檢修工間。
6.2.4 依次拆卸泵端半聯軸器、兩端軸承箱、機封組件、尾蓋。
6.2.5 將轉子從平衡盤與平衡環貼合后拉至極限位置,測量此時轉子的竄動量,做好記錄。
6.2.6 拆除平衡盤。
6.2.7 將轉子從前極限拉至后極限位置,測量轉子的總竄動量,做好記錄。
注:測量竄量時,為防止軸上剩余零件與軸的相對運動,可采用專用軸套將零件并死。
6.2.8 拆卸拉緊螺栓,拆卸時須測量拆前與拆后螺栓的長度以計算其伸長量,做好記錄。
6.2.9 依次拆卸吸入段、首級葉輪、各中段及各級葉輪、突出段。
6.3 零部件清洗檢查及質量要求
6.3.1 轉子
a 軸頸圓柱度不得超過軸頸的0.25‰,更大值不得超過0.025mm,表面應無缺陷,粗糙度滿足Ra1.6。
b 泵軸各部位的更大的跳動度如表1。
表1泵軸跳動度要求(mm)
軸頸處 軸中部(1500r/min) 軸中部(3000r/min)
≯0.02 ≯0.10 ≯0.08
c 各鍵槽中心對軸線的偏移允差0.03/100mm。鍵與鍵槽應緊密配合,其緊力見表2
表2 鍵與鍵槽緊力要求
軸頸尺寸/mm 40-70 70-110 110-230
緊 力/mm 0.009-0.012 0.011-0.015 0.012-0.017
d 葉輪應無明顯損壞,流道光滑,更換的葉輪應做靜平衡,外徑上允許剩余不平衡量不得大于表3(3000rpm)要求。去重時切去厚度不得超過葉輪壁厚的1/3。
表3 允許剩余不平衡量
葉輪外徑/mm ≤200 >200~300 >300~400
不平衡重/g 3 5 8
e 各部位配合要求:葉輪與軸H7/js6;平衡盤與軸H7/h6;軸與軸套H7/js6。
f 檢查轉子部位徑向跳動量(表4)。轉子部件有軸、軸套和葉輪等零件組成,應仔細檢查和修理。轉子在修理前必須先進行清洗。清洗后,除作外表檢查外,還要測量各部分徑向跳動。
表4 多級離心泵轉子跳動表(mm)
測量部位直徑 徑向圓跳動 端面圓跳動
葉輪密封環 軸套、平衡盤 葉輪端面 平衡盤
≤50 0.06 0.03 0.20 0.04
>50-120 0.08 0.04
>120-260 0.10 0.05
>260 0.12 0.06
轉子跳動合格后,將各個零件的方位做上標記,總裝時零件可各就各位。
6.3.2 聯軸器
a 半聯軸器與軸的配合為H7/js6。
b 彈性圈與柱銷應無過盈配合,并有一定緊力。彈性圈與聯軸器孔的直徑間隙為0.6~1.2mm。
2.2.3 軸承組件
a 軸承與軸配合H7/k6,軸承與軸承箱內孔配合Js7/h6。
b 軸承的滾動體與滾道表面無腐蝕、坑疤與斑點,接觸平滑無雜音,保持架完好。
c 軸承箱水腔應無結垢、堵塞、滲漏等現象,必要時進行處理。
d 軸承壓蓋密封間隙視間隙密封、曲路密封等不同結構應分別滿足規定要求。
6.3.4 機封組件
a 機封軸套表面不得有銹斑、裂紋等缺陷,表面粗糙度Ra1.6。密封壓蓋與靜環密封圈接觸部位的表面粗糙度Ra3.2。
b 動靜環應無損壞、變形,表面無裂紋、劃痕、斷線等缺陷。
c 靜環裝入壓蓋后,應檢查確認無偏斜,靜環尾部的防轉槽根部與防轉銷頂部應保持1~2mm的軸向間隙。
d 機封并圈彈簧的旋向應與泵軸的旋轉方向相反。
2.2.5 泵體及中段
a 泵體流道應光滑,各導葉無損壞、沖刷,防轉銷正常。
b 相鄰配合止口間隙(打表測量值)規定值0.04~0.08mm,極限值0.06~0.12mm。
c 各殼體口環及級間口環內孔與泵體止口外圓的徑向跳動量見表5。
表5 口環內孔對止口的跳動要求(mm)
止口直徑 跳動量 止口直徑 跳動量
<360 <0.07 < <0.09
< <0.08 > 0.10
c 殼體口環與導葉襯套裝配規范,各緊固螺釘齊全、完好無松動。
d 口環直徑間隙應滿足表6要求。
表6 多級泵口環間隙要求
泵類 口環直徑 殼體口環間隙 級間口環間隙
冷油泵 <100 0.40~0.60 0.30~0.40
≥100 0.60~0.70 0.40~0.50
熱油泵 <100 0.60~0.80 0.40~0.60
≥100 0.80~1.00 0.60~0.70
6.4 泵組裝
6.4.1 組裝時,所有螺栓、螺母的螺紋部分都要涂抹一層鉛粉。按拆卸相反步驟依次回裝各部件。
6.4.2 組裝最后一級葉輪后,要測量其輪轂與平衡盤輪轂兩端面間的軸向距離,根據此軸向距離決定其間的擋套的軸向尺寸。擋套與葉輪輪轂、擋套與平衡盤輪轂之間的軸向間隙之和為0.3-0.5mm。(防止葉輪、平衡盤等先膨脹而互相頂死。)
6.4.3 泵體組裝好后,泵的前、后軸承箱不裝,在泵體端部找好基準,將轉子推向一端極限,再將轉子由這一端極限推向另一端極限,測量轉子總軸向串動量,對帶有平衡盤裝置的多級分段泵分二次測量。次測量轉子的總串動量,測量時先將平衡板拆下來然后測量,第二次測量是在平衡盤裝好后,當平衡盤與平衡板靠緊時,起轉子左右活動范圍為次量得總串量得一半即為對中。
6.4.4 檢修中發現平衡盤或平衡板本身偏斜或安裝不正時,必須仔細修刮、研磨或調整,直到表面嚴密接觸為止。一般要求平衡盤和平衡板的工作端面對泵軸中心線的垂直度不超過0.03mm。
6.4.5 機械機封
a 機封安裝過程中應保持清潔,保證動、靜環密封面不補劃傷碰破,不允許用工具敲打密封元件。
b 機封正常工作時彈簧壓縮量依設計而定,一般為4~6mm。
c 擰緊壓蓋前,先在動靜環接觸面上滴幾滴機油,然后均勻擰緊壓蓋,防止歪斜,壓蓋與軸套的直徑間隙為0.75-1.00mm,壓蓋的墊片厚度為1-2mm。
d 機封安裝完畢,用手盤動轉子,看軸轉動是否輕松,如盤不動車則應檢查裝配有關尺寸是否正確并予以調整。
6.4.6 軸承安裝
a 軸承安裝前應將軸承及殼體孔清洗干凈,新軸承須將防銹油脂完全清洗掉,用干凈的布將軸頸表面、殼體內孔的配合表面擦干凈。
b 軸承鎖緊螺母與軸上螺栓配合松緊適當,并有可靠的防松裝置。
c 軸承壓蓋與軸承外圈間應留有足夠的間隙滿足轉子的游動。成對向心推力球軸承或圓錐滾子軸承安裝時應調整軸向游隙,可通過壓蓋墊片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直接將此間隙控制為0.02~0.06mm。
d 借助滾動軸承軸向止推的泵,應保證平衡盤與平衡環之間間隙為0.10-0.25mm。
e 防水蓋應齊全并正確安裝。
f 軸承箱安裝完畢,裝上半聯軸器,手動盤車檢查轉子轉動輕松無卡澀,必要時進行調整。
6.5 找正并恢復
6.5.1 轉子對中應符合表3要求
表7轉子對中要求(mm)
聯軸器形式 徑向允差 端面允差
剛性 0.06 0.04
彈性圈柱銷式 0.08 0.06
疊片式 0.15 0.08
6.5.2 彈性柱銷聯軸器兩端面間軸向間隙一般為2-6mm。疊片聯軸器安裝時,各軸向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避免疊片過分變形而影響使用壽命。
6.5.3 連接進出口螺栓,恢復各冷卻水線、沖洗管線、封油線及潤滑油管線,并檢查保持暢通無泄漏。
7 試運驗收
7.1 試車前應備齊檢修記錄,檢查記錄應齊全規范,數據填寫正確。
7.2 協助運行人員進行必要的開車前檢查和確認。
7.3 試車過程中,仔細檢查測量前后軸承箱軸承位溫升及振動、流量、壓力,做好原始記錄。
7.4 泵連續平穩運轉4小時,且無雜音、封油、冷卻水和潤滑油系統正常,泵及附屬管路無泄漏,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要求或能滿足生產需要后,辦理驗收手續。
8、現場文明檢修措施
8.1檢修應執行建設工程檢修現場管理規定,推行現代化管理方法,科學組織施工,做好施工現場各項管理工作。
8.2按油庫指定的地點,對設備、構件、工棚及施工材料等進行定置管理,并按定置要求堆放設備和物件。
8.3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圖設置各項臨時設施,材料堆放整齊,規范設備、構件、成品、半成品、機具堆放點不得侵占場內通道。
8.4材料堆放整齊,標牌明顯,材料分類放置,防盜措施可靠。
8.5施工現場擺設布置,水、電、氣等均應符合安全防火和工業衛生要求。
8.6嚴格執行油污不落地的規定,清洗配件和加、放潤滑油的過程要用油盤小心承接;更換的廢舊潤滑油要按規定放進專用的回收油桶。
8.7嚴格執行“工完、料凈、場地清”的規定,垃圾、廢料、更換出來的舊配件等要分類放到規定的地方。
江蘇蘇州智淼消防安裝工程公司主營:北京消防施工安裝,消防工程設計,消防維修改造,消防設備檢測,消防驗收代辦,消防維修保養,探測器清洗,消防檢測設備,智慧消防物聯網,消防設備銷售安裝及調試為一體的正規化消防企業。消防改造網址:http://www.www.qimengwl.com/;服務熱線:4006-598-119